你會不會覺得現在的生活,好像隨時在賽跑,每天每個時段都塞得滿滿的呢?

工業革命後,「Time is money(時間是金錢)」的價值觀貫穿我們一切的思想及生活。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前紐約市長、商界大豪彭博,有人問他為何不趁搭手扶電梯的時候休息片刻,非走扶手電梯的台階呢?彭博微妙的回答是:「等我死後,躺在地下,想休息有的是時間 」。

Morbi vitae purus dictum, ultrices tellus in, gravida lectus.

作者

腳丫編輯部

日期

2020 年 9 月 25 日

作者

腳丫編輯部

日期

2020 年 9 月 25 日

持這樣爭分奪秒的精神,不少人連睡飽都覺得太過於奢侈,結果蠟燭兩邊燒,靠咖啡因,每天拖著疲憊的身心過著有「效率」的生活。這樣對健康及情緒有巨大的影響,並不難理解為什麼,許多人掉入壓力及情緒不穩的漩渦。

不想被這股特強的漩渦給沖走,該怎麼辦呢?專家建議從幾個不同方向進行:
.

1. 調整心態。 

「我很忙」已經變成很多人的口頭禪,甚至有的人把「忙」當做肯定自我價值的指標。但是我們到底在忙什麼?知名的韓國和尚惠敏法師曾經說:「感受到週遭事物高速運轉的時候,我停下來追問『此刻,是我的心忙碌,還是這世界本就忙碌?』」研究顯示,越認為「我很忙」的人壓力感會越大。

.

2. 改變自己的「時間觀」。

人類百萬年來,每天的時間都夠用,何況沒有發明電以前人類一天可以利用的時間更短;沒有電燈泡前,美國人平均每天的睡眠長達10個小時。而我們有這麼多科技可以幫忙節省時間,怎麼近幾十年突然一天24小時變得不夠呢?專家說擁有每天與時間賽跑的感覺是在加重壓力。

要緩和情緒不穩、減少壓力感、調節自律神經,就得放慢步調,印度聖人甘地曾經說:「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一直加快它的速度。」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把自己每天的行程及該做的事排得這麼滿,留一些空檔喘口氣,這個不叫「浪費時間」,而是給身心一個自我調節的空間。

.

3. 偶爾當個「沒有效率」的人。

每天做 1、2 樣「沒有效率」的事情,例如往窗外看發呆,或走到附近的公園觀察樹木及鳥群。剛開始做可能會覺得有點不自在,感覺一點都沒有效率,但是時間久了,會發覺帶來的心情的平靜,非常值得。

用午餐時,也可以作件非常「沒有效率」的事情,就是不要邊吃邊工作,專心吃東西,這個不但會降低壓力感,對消化及身體健康有正面的效果。

.

4. 掌握說「不」的訣竅。

有時候,我們有限的時間往往被別人剝奪,他人經常要求我們承擔更多的責任,或是接手分外的工作,基於責任或榮譽感,我們會不好意思拒絕,深怕別人會對我們失望或不高興,因此滿足了別人,卻自己快滅頂。

偶爾要厚著臉皮,微笑對別人說:「對不起,我沒時間做。」快樂去享受自己好不容易安排的空檔。

.

5. 排除紛擾生活的雜事。

科技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可能,聽起來很吸引,但是無限的可能碰上我們有限的時間,有時候也帶來無限的困擾,包括:回不完的email及訊息、開不完的視訊會議、看不完的部落格、追蹤不完的內容,要用我們有限的精力及時間永遠趕不上,而頗感到壓力。

專家建議,少分心來鎖定自己必做的事,多留一些時間作自己真的喜歡做的事或社交活動,對身心健康會有幫助。
.

本文摘自《閔傑輝的健康解碼》閔傑輝 著。
圖片來源:pexels

相關文章